纵多少岁月更迭,每逢中秋佳节,
我们总还是习惯性地“举头望明月”,
期盼那轮金灿灿圆澄澄的明月
来辉映心中那一轮圆满。
跟随记忆的长河,静静回溯,
在历史的星空下,
人们曾怎样望月?
又如何过中秋?
唐朝:中秋正式成节日
“开帘见新月,便即下阶拜”
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。
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,
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“仲秋”,
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,所以叫“中秋”。
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团圆,
因而又叫“团圆节”。
从时令上说,中秋是“秋收节”,
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,
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,
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。
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,
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
相传在周代,
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。
魏晋之时,
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,
但尚未形成习俗。
到了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颇为盛行。
欧阳詹在《长安玩月诗序》中说:
“八月于秋,季始孟终,十五于夜,又月之中。
稽之天道,则寒暑匀,取于月数,则蟾魄圆。”
唐初,虽然八月十五还不是正式节日,
但这一天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。
后来广为流行的“女子拜月”,
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爱做的事情。
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李端的《拜新月》一诗,
所描写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——
开帘见新月,
便即下阶拜。
细语人不闻,
北风吹裙带。
诗中的“新月”,
便指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刚升起的月亮。
在唐代,“女子拜月”风俗颇为流行,
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,
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。
施肩吾的《幼女词》,
进一步证明了拜月风俗对唐代女性的影响,
连小女孩都知道——
幼女才六岁,
未知巧与拙。
向夜在堂前,
学人拜新月。
唐代女性为何喜欢中秋拜月?
这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宗教背景。
在古人看来,中秋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、
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一样,都是女性节日。
古人认为万物有灵,
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——
代表女性的太阴之神,
与代表男性的“太阳神”相对应。
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,
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:
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,唐玄宗在宫中祭月,
随侍道人作法,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。
玄宗踏着银桥步入月宫,
见门楼匾额上书“广寒清虚之府”,
门口一棵高大的桂树,下面有只白兔正在捣药,
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,翩翩起舞。
从月宫归来后,玄宗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,
命名为《霓裳羽衣曲》。
月宫之所以称“广寒宫”,
也与此传说有关。
赏月之余,
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。
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,为军队的祝捷食品。
唐高祖年间,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,
八月十五凯旋而归。
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。
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,拿出圆饼,
笑指空中明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。”
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,
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。
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设香案拜月,
上面的圆饼、西瓜、苹果、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。
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,
考究的人家,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。
宋朝:赏月之余观花灯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
到了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更盛。
“中秋节”的提法最早出现于
南宋吴自牧所著的《梦粱录》中:
“八月十五日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
故谓之‘中秋’。”
【宋】江妃玩月图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
宋朝的街市,
在中秋节的前几天,
就已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。
商店贩卖新酒,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。
到了晚上,酒楼里丝竹箫管并作,
人人争相登而赏月。
夜市人马杂沓,
即使是住在陋巷里的贫穷人家,
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馔,欢度中秋。
除继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风俗外,
宋代还有更潇洒的“玩月”活动:
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。”
每逢这一天,北宋都城开封的
许多酒楼都出售新启封的佳酿。
水果铺子堆满新鲜果品,
夜市之热闹为一年中少见。
显贵和豪门,在自家的楼台亭榭中赏月,
琴瑟清雅,至晓不绝。
普通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,
以先睹月色为快。
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“中秋晚会”,
附近居民半夜都能听到从后宫传出的音乐声,
此即所谓“丝篁鼎沸,近内庭居民,
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”。
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,连小孩都不肯睡,
“闾里儿童,连宵嬉戏。夜市骈阗,至于通晓”。
宋人在赏月之时还融入了赏灯的风俗。
但与元宵节不同,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。
各地街市的悬灯,也是为助月色而挂。
南宋时期的中秋活动更为丰富:
“民间以月饼相馈,取团圆之义……是夕,
人家有赏月之举燕,或携馌湖船,沿游彻晓。
苏堤之上,联袂踏歌,无异白日。
并在江上施放万盏‘小点红’(小羊皮灯),
灿如繁星,十分可观。”
宋时,月饼已被正式列为节日佳品,
苏东坡就有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之句。
民间“烧斗香”“走月亮”“放天灯”“树中秋”
“点塔灯”“舞火龙”“曳石”“卖兔儿爷”
等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。赏月、品月饼、
吃团圆饭等习俗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
宋朝在江浙一带另有一个独特的
中秋活动也流传至今,
这便是钱塘观潮。
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漏斗,
每当月圆时分,海潮涌至,
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,
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,
声势极为壮观。
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,
曾作过一首《中秋夜观潮》,
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:
“定知玉兔十分圆,已作霜风九月寒……
欲识潮头高几许,越山浑在浪花中。”
宋代对中秋节的最大贡献,
是给中秋节赋予了“团圆”的内涵。
后来中秋节被视为“团圆节”,
源头应该在北宋。
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《水调歌头》里,
把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——
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
在中秋明月夜,苏大才子毫无睡意,
借酒消解对远方弟弟苏辙的思念——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
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从此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
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中秋佳节里最美好的愿景!
元明清:走月、玩月、祭月
“却忆玉人桥上坐,月明相对教吹箫”
中秋节吃月饼到元代已更加讲究。
元末陶宗仪的《元氏掖庭记》中
记述过元武宗时皇家过中秋节的盛况:
中秋之夜,元武宗与诸嫔妃
泛舟于皇家的太液池,设宴取乐,
所上食物相当丰富:
“荐蜻翅之脯,进秋风之鲶,
酌元霜之酒,啖华月之糕”。
这里的“啖华月之糕”即为“吃月饼”。
元代开始,民间中秋还有“走月”的风俗。
所谓“走月”,就是乘着
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,
馈赠糕点、鲜果等食品。
苏北一带有一则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的传说:
元末朱元璋起义时,相约“杀鞑子(蒙古人)”,
推翻元政权。但当时蒙古人对民间集会控制极严,
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“走月”送月饼的习俗,
将约定起义时间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送出,
从而完成了起义总动员,
“送月饼”风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广泛流行。
攻下元大都后,朱元璋高兴地下令,
在下一个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
并将当年起兵时用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
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
此后,月饼制作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,
大者如圆盘,成为馈赠佳品。
时光流转至明代,
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,
亲友们互赠月饼、月果已成礼俗。
一轮圆月东升时,
人们便在庭院、楼台摆出月饼、
柚子、石榴、芋头、核桃、花生、
西瓜等食品,边赏月,边畅谈,
直到皓月当空,再分食供月之物,
其乐融融。
明代在宫中,
八月十五日除吃月饼酒馔外,还吃蟹。
《酌中志》中记载:
“……蒸熟,五六成群,攒坐共食,
嬉嬉笑笑。自揭脐盖,细将指甲挑剔,
蘸醋蒜以佐酒,或剔蟹胸骨……
完整如蝴蝶式者,以示巧焉。”
【明】唐寅 嫦娥执桂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
明代的南京,
有望月楼、玩月桥,皆供人赏月,
而以游玩月桥最为风雅。
皓月当空时,士子聚集桥头,
笙箫弹唱,对月赋诗,故称此桥为玩月桥。
明亡后,玩月桥风光不再,
渐渐衰落,后人有诗云:
“风流南曲已烟销,剩得西风长板桥。
却忆玉人桥上坐,月明相对教吹箫。”
到了清代,中秋之夜,
几乎家家各有宴会,以酬佳节。
人们还以中秋夜的晴雨,占次年元宵阴晴。
谚云:“八月十五云遮月,来岁元宵雨打灯。”
清代流传一句话:
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,
所以拜月成了妇女的专利。
中秋节前几天,
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玩的“兔儿爷”。
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,
明人纪坤的《花王阁剩稿》记载:
“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,
衣冠踞坐如人状,儿女祀而拜之。”
到了清代,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
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,制作也日趋精致,
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、身披战袍的,
也有背插纸旗纸伞、或坐或立的,
还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贩、
剃头师父、缝鞋匠,不一而足。
时至今日,
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
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
与其他节日不同,
这个秋风乍起月色温柔的夜晚,
被人们寄予了别样的情怀:
“中秋月圆人更圆。”
在这一天,
远方的游子或千里还乡、或遥寄思念,
在家的亲人则要相聚一堂、共叙天伦。
可以说,除了春节,这一天,
应该是一年中最温情的日子了。
时光荏苒,很多东西或消失或变换,
但人性中总有一些古老的需要是不会变的,
而传统的作用,
正是为了安抚我们心灵中那些不变的情怀。
——资料网络
-END-
- 上一篇:约几个画画朋友,享受艺术的美,一辈子
- 下一篇:43岁,做个半辈子红人,她还是想画画